萬木長風 |
浏览次数:27324次 更新时间:2015-04-04 11:20:47 |
69000¥人民币(可议价) 尺寸:129×120cm
蘇崇銘。1965 高雄人,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 簡歷(個展): 1996 「化盡‧畫境」 北市圖三民分館 台北 2001 「記憶深處常飄香」 北市圖三民分館 台北 2003 「墨漬‧筆趣」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台中 2006 佛光緣美術館 臺北 2007 自然感通‧破『境』重圓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2010 立法院文化藝廊 臺北 2013 人間曠味 梅門賞廳 新竹 2014 拾古佈畫 約茶不夜 臺北 2016 程式新韻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
聯展: 2012 「鑠古耀今」水墨精品展 三才畫廊 台中 2012 台中藝術博覽會 台中 2014 當代水墨「運水留彩」 新藝術博覽會 台北
作品典藏:高雄市立美術館、文化部藝術銀行、私人收藏。
試論台灣新文人畫派 ——走進蘇崇铭清暉雅致的水墨心靈空間
撰文:李文進 台灣的國畫家我沒有接觸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台灣畫家在中國畫派劃分上來講,被稱為海派畫家,其代表人物有吳昌碩、劉海粟、黃賓虹、潘天壽等。如果说田學文曾经作為台灣地區的海派畫家代表人物之一,因襲吳倉碩等人的傳統畫風,那么,臺灣當代的蘇崇铭就是站在上一輩的基礎上脫穎而出的畫壇新星。畢竟今天的國畫界在風格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來源於西畫的審美取向和中國傳統畫法的碰撞交融,這種大融合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畫家思想的主動轉變上。台灣地區與内地的畫家從文化上來講,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基本上可以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畫風的轉變上也基本上如此。這種轉變被畫壇稱之為新文人畫派。 何謂新文人畫派?主要體現在一個“新”字,它仍然強調文人畫的價值觀——即思想性佔主導地位的畫法,而技法的東西退居其次,換句話說,相比較技法來説,他更強調一種朦朧的、素雅的思想性的表達。我曾經問過一個畫家,我說:你的畵爲什麽都是灰蒙蒙的,他說:“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也許,一種低調、深沉、淡雅的色調成爲新文人畫的主色調,這種色調的追求似乎直接反映當代畫家在境界上的追求顯得更加脫俗,除此以外我似乎想不出更好的解釋。在當代畫家一種思想集中迸發的時代裏,一种新的表現手法被廣泛認同是一種厤史的選擇。如果你用眼睛反復地盯著蘇崇铭先生的某一幅畫來看,然後你再將他所有的畵串聯起來看,你大致可以將其看做是沒骨畫法中脫胎換骨的一種新格調。那種細膩的筆觸感、那種朦朧的背景色以及水墨交融的畫面構成始終圍繞著南方的山水來畫。《水連天》這幅畫就是將南方的山水澤國的情景用一種平遠的透視法來表現,其實水的部分就看不到多少,但整個連綿不斷的山似乎都在水的環繞之中,你的思緒可以漫無邊際地展開來,雖然在透視法上和構圖上來講和傳統風格沒有太大變化,但他主要體現在用筆上的變化,用一種幾乎連綿的、細密的、厚重的用筆堆積而成,他既非傳統的綫條,亦非油畫的筆觸,一種更加細膩和雕琢過的用筆成爲一種模式;再比如《萬木長風》畫的用筆就更加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從畫面構圖中的村屋的分佈來講,雖然有借鑒吳冠中的靈感,但疏密、空靈、虛實相生的感覺著實吸引人的眼球,畫面構成既來源於寫生,又超越了生活,在遠山和村落間瀰漫著的山嵐之氣的表現手法來看,蘇先生具有高妙的處理手法和細膩而又豐富的情感泉源,可以從中看出其寶貴的繪畫天賦,從其繪畫靈感的鮮活源泉中湧流出無限的審美潛質。順著筆者的思路繼續瀏覽下去,我們的眼睛會再次定焦在一幅《放風箏》的畫面上,他用天邊的烏雲和風箏線的緊張程度來刻畫一個風雨欲來的畫面,畫家彷佛要表達一場風暴來臨之前的人是怎樣貪婪和沉迷在這种境況之中,地上的草花也似乎在風中搖曳著亂舞著,我們的思緒仿佛定格在那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中心。畫面看上去外緊內松,天空的水墨部分處理效果非常好。我們再看《行腳》這幅畫,它基本上是一幅典型的新文人畫風,畫面構成由茂密的山林和一個僧人組合,他從山中走來,又似乎在思索什麼似的,也許人物的出現多少透漏一點畫家本人的寫照吧。畫家賦予繪畫的生命力凸顯其思想的光輝,頗具藝術感染力。 我和蘇崇铭先生未曾謀面,但繪畫藝術使我們海峽兩岸的文友趣味相投,從照片上看去,其典型的文人氣質,目光中透著一股敏銳的洞察力和一種堅毅、肯定的態勢,可以從中撲捉到郁達夫式的文人那種深邃以及詩人的雋永。在其冷峻睿思的背後又或許有點黄腾辉式的詩人作畫的熱烈呢?他的每一笔何嘗不是好像闻得到山水的心意,听得见山水青音的声音呢?我以為,蘇先生應該正是在思考著下一步該怎樣去變,畫風的出路在哪?可不可以繼續挑戰自己,如果能夠再一次跨越,是不是可以更具創造性呢?我們期待著畫家的眼神再次閃爍出思想的火花來。 2015年4月3日 凌晨於 心堂
详细阅读: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十一号二层1358号 电话:010-8868 2121 qq:1024613974 email: jijuzhe1973@126.com
b体育下载的版权所有:北京市石篆居画廊有限公司